热点关注网

热点关注网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社会热点 > 正文
960

耿彦波简历背景照片耿彦波去向近况最新消息 大同丰立祥违纪调查 千人聚集请耿彦波重返大同

作者:佚名 来源:互联网 浏览:0 发表评论
  这个疑惑“丝毫”不会撼动耿彦波在一些大同人心中的地位。
 
  在他离开大同1年零8个月后,10月22日下午,数十位老者聚在大同古城四牌楼附近,热议对象依然是“身边的政治”。
 
  “老耿来的5年,大同变化比过去30年都多。”年过50的老刘至今还住在古城内的棚户区。他说,如果不是耿彦波去年调走,拆迁慢下来,今年冬天也能住进有暖气的楼房了。
 
  73岁的老段对耿彦波“白加黑、5+2”的工作方式充满钦佩。大同有句话叫“见市长比见局长容易”,包括他在内,很多人都见过在工地忙碌上的耿彦波。
 
  在数十位老者的记忆中,耿彦波面容清瘦、皱着眉头,穿一双落满灰尘的旧皮鞋,老百姓当面找他反映问题总能当场解决——这与传统语境下的“清官”形象几近吻合。
 
  耿彦波留给不少大同市民的好感,也让丰立祥处境颇为被动。
 
  在大同的8年时间里,丰长年在市委的办公室,老百姓很难见到本人。新闻报道中的他基本都是在开会发言,对普通市民来说基本上没有吸引力。
 
  这也是中国地方执政者一个很常见的景象。书记和市长,本是市委和市政府的“一把手”。前者是党内职务,定基调、统揽大局、掌管人事;后者是行政长官,负责具体行政事务。
 
  他们分工不同,赢得的关注度也有所不同。这也是为官之道的一门“学问”,有人重视上级评价,懂得经营“官声”,有人热衷深入基层,善于积累“民望”。
 
  当耿彦波被调离的消息传出,“民望”再一次集中爆发——不少参与2013年初请愿活动的大同人认为,是丰立祥占着书记的位置,耿彦波才不得不离开。当时亦有人编出“空谈误国丰立祥、实干兴邦耿彦波”的段子,揶揄这位当时的市委书记。
 
  “人事任命最终还是省里决定的,老百姓的心情能理解,不过看法还是太偏颇了。”当地一位政府官员颇有些无奈。
 
  碍于身份,他不愿对丰、耿二人做更多评价,但也承认,耿彦波在他心目中堪称“完美”。
 
  挺与倒:为城市发展牺牲的大同人
 
  在“挺耿派”众多的大同,王建是个异类。
 
  他原本住在古城内北城墙脚下,2011年9月遭遇强拆,期间还因为言论不当、行为过激被公安机关拘留多次。
 
  王建反对拆迁的理由很简单,补偿不合理。政府给的补偿标准时拆一平米补一平米,安置房的面积如果超出标准,要按相应的阶梯价格购买。
 
  “大红本的房子,2002年左右买的,政府要拆,装修没有补偿,搬到城外也不算地段差价。”因为不接受安置条件,王建带领他所在小区的近百拆迁户硬扛了大半年。他也曾拦住耿彦波当面表达诉求,没有得到任何回应。
Tags:
相关文章列表:
    无相关信息
共有条评论网友评论
  • 用户名:
  • 密码:
  • 验证码:
  • 匿名
关于我们 - 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在线留言 - 版权声明 - RSS